|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日本核廢水排放事件十問答:事實是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3年8月24日下午1時許,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啟動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海進程,預計將在未來30年持續排放。24日當天,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此排污事件在中國民間引起了很大爭議,社交媒體上群情激奮,主流輿論在強烈譴責日本的行為。另據媒體報道,多個電商平台出現搶購食鹽的風潮,食鹽一度缺貨,仿佛再現了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的搶鹽現象。也有一些科普文章嘗試從理性、科學的角度證明其危害並不如人們想象,但影響力有限,甚至遭到審查。那麼,既然攸關每個人的健康和安全,在立場和情緒之外,日本核廢水排放的事實是什麼?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理解和應對?本文試圖回答與此事有關的10個關鍵問題。




一:日本這次排放的是什麼水?


答:這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為了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的核事故而灌入核反應堆的冷卻水,在經過一些常規處理與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處理之後排放的。這種冷卻水和普通核電站正常運轉時使用的循環水完全不同。後者不直接接觸堆芯,放射性很低,但也不是絕對安全的,也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能排放至環境當中。但前者直接接觸了堆芯,裡面含有大量具備強放射性的化學物質,包括氚(氫-3)、碳-14、鍶-90、碘-129、錳-54、銫-134、銫-137、鈷-60等等,在處理之前危害很大,我們可以稱之為核污染水。

二:日本是直接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嗎?

答:是,也不是。福島核事故發生時,負責福島第一核電站日常運營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日本東電)應對不當,已將部分核污染水直接排入了大海。比如,根據法國輻射防護暨核能安全研究所提供的數字,僅在2011年3月21日至7月中旬期間,就有大約2.7×1016Bq的銫-137被排放到了太平洋中。(Bq的全稱是貝克勒爾(Becquerel),是衡量放射性活度的通用國際單位。)


不過,日本東電很快停止了排放,將剩下的核污染水儲存了起來,目前累計的總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噸。這麼大體量的核污染水不可能永遠儲存在地表的水罐裡,於是日本東電提出了5種不同的處理方案,並上報給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AEA)。雙方經過細致的討論,認為先處理再排海是最穩妥的方案,所以目前排海的是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

三:核污染水經過了怎樣的處理?


答:核污染水先經過了一輪常規處理,過濾掉了其中的油污和一些放射性重金屬。之後,日本東電開發了一種名為“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以下簡稱ALPS)的裝置,對核污染水進行了進一步處理。日本人將ALPS翻譯為“多核種除去設備”,顧名思義,這就是利用物理和化學手段將核污染水中具備放射性的元素從水中分離出來——我們可以將其看成是家用淨化水設備的工業放大版。通過ALPS處理後,絕大部分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都會被除掉,不再對環境有害,比如經過處理後的鍶-90濃度會降到處理前的十萬分之一,這已經低於環境的本底輻射值了。

但是,經過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氚,這種放射性元素和水中的氫原子為同位素,化學性質相同,分離的難度很大,要想除去它就必須花費很高的成本。熟悉原子彈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制造原子彈的關鍵步驟就是如何從化學性質幾乎相同的鈾同位素中提純鈾-235,這一步所涉及的技術難度非常大,這也是伊朗等國之所以至今仍然沒能制造出原子彈的主要原因。於是,日本東電決定不再進一步除氚,而是將其稀釋之後直接排海。

四: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有害嗎?

答:當然有害。雖然經過處理,但排海的核污染水裡仍然含有放射性氚,以及少量的碳-14和痕量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仍然會導致基因突變,給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能不排的話當然最好。但問題是,這顯然是無法做到的。這個邏輯同樣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工業廢水,包括數量遠比核電站大很多的化工廠所排放的工業廢水,所有這些廢水一點都不排放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才會根據各種不同的污染物設立了各種不同的排放標准,只要低於排放標准就應該允許人家排放,而不是堆積在工廠裡,為將來釀成更大的災難埋下隱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8 秒